上林县乡村最美人物群体纪实
上林县乡村最美人物群体纪实
这里,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境内有大明山、大龙湖、金莲湖、三里·洋渡等风景区,是“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首府南宁的“后花园”;
这里,物产丰富,人才辈出,有一大批广为人知的传奇式先进人物-k22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最美孝心少年蓝川、全国模范教师蓝金威……同时,还有许多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乡村清洁工作的普通民众……
今年岁的蒙家敏是上林县大龙湖水库管理站一名普普通通的管护工。19年3月,他来到大龙湖水库管理站工作,一干便是年。
工作单位远离县城20多公里,水域面积达8公顷的大龙湖库区周围少有人烟,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水库管护工作细碎繁杂又危险,但蒙家敏却对这份工作满怀热爱。每天早上7点半,他准时来到放水塔观测坝首水位、蓄水量、放水量、水位变化等水文气象情况,刮风下雨时还要观测降雨量,每天上午8点半前向市县防汛办和工管所汇报。遇到汛期,他还按照要求加大巡查次数,对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方进行连续监测,每2小时向上级报告一次。
由于库区有上千人口分散在周边十多个村庄,每逢刮风下雨,村民们的生活垃圾和山上的枯枝败叶难免被风雨卷入湖里,特别是农作物收获季节,部分玉米秸秆和花生藤蔓等杂物也被雨水冲到湖里,并聚集到放水塔周围。
清理垃圾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但蒙家敏从到管理站那天起,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义务干起了水库保洁工作。蒙家敏说:“如果不及时清理垃圾,这些杂物将被水流吸入放水管道并牢保洁兄弟,从而响到库区的发电、灌溉以及湖水的清洁,综合损失将非常巨大。”
每天,蒙家敏完成监测任务后,就带上铁耙,借用渔民的小钢板船,在放水塔周围及湖面上搜寻、打捞垃圾。因水域宽广,在大龙湖里打捞垃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平时都要花两个小时才能打捞完放水塔周围的垃圾。一旦碰上刮风下雨,湖里的垃圾太多,就得花上大半天时间,最多时他一天能打捞上八艘小钢板船的垃圾。
“在湖里打捞垃圾,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掉进水里。” 年来,蒙家敏不知道有过多少次这样危险的经历。为避免垃圾再次造成污染,蒙家敏每次把垃圾打捞上来后,还要搬运到远离岸边的高处晒干,焚烧处理。年来,蒙家敏就这样坚持义务清理水面垃圾,累计打捞垃圾总量超过了数百吨,使上林、宾阳两县近30万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使大龙湖水电站得到长期安全运行。
在妻子石黄坚的记忆中,蒙家敏节假日很少回家与家人团聚,总是主动要求当班看守水库。“不知有多少个节日,只要遇到下大雨,老蒙都顾不上吃个团圆饭,就急匆匆地赶往水库四处巡查。”
由于长年饮食没有规律,蒙家敏患上了严重胃病。他曾6次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胃出血,不得不住院治疗。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年,因为出血量太多,当同事们把他送到院时,他已经昏迷不醒。如今,一旦遇上工作太累或坏天气时,他的胃病还会不时复发,疼得满头大汗,为此,他口袋里总是揣着胃药。
蒙家敏在副所长李升的印象里,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守得住寂寞”。白天他面对的是青山绿水,晚上面对的是清风明月,以前也过有机会调到县城,但他却主动放弃了。“二是守得住清贫”。多年来他每个月的工资也就几百元,到今年提了工资后也才一千多元,但他却从未埋怨过。“三是经得起考验”。年来他从没在工作岗位上出过一次差错,凡是轮到他值班,不管天气好坏,不管严寒酷热,都能见到他在岗位上忙碌的身。
每天天刚蒙蒙亮,在上林县白圩镇陆永村陆鞋庄的巷道上,就能看到两位多岁老人忙碌的身,他们拿着扫帚、铲子清扫垃圾,奋力带给乡亲们洁齐美的崭新一天。他们是庄保洁员陆冠天夫妇。
陆冠天今年岁,爱人长他一岁。去年9月,陆冠天夫妇俩报名担当起全庄保洁工作,成为一对乡村夫妻保洁员,负责收集全庄垃圾,打扫庄道卫生。自“清洁乡村”活动开始以来,白圩镇各村庄陆续落实保洁员,负责打扫庄里的环境卫生。陆永村陆鞋庄有114户人口,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而保洁员岗位无人问津,让庄里保洁工作陷入僵局。陆冠天夫妇知道后,毅然担起了这份责任。
保洁是一份脏累的活儿,可陆冠天夫妇却看作是一种锻炼、一份责任。起初,由于庄里存在较多的陈年垃圾,加上保洁车是一辆人力三轮车,踩上去又涩又重,夫妇俩每天都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清扫、搬运垃圾,收集满车后,陆冠天夫妇便拉着车把垃圾运送到2公里外的垃圾池。运送垃圾的路上有个陡坡,每次上坡,老大爷就在前面拉车,老太婆在后面使劲地推,老两口埋头拉车的身让人动容。
“这老两口是闲不住的人,他们不那几百块钱,的是村子里这份干净清洁和劳动的乐趣!”村民周秀金告诉大同家政保洁人的儿子在广东打工,每个月都给他们寄生活费,钱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缺。儿子也多次打电话回来劝告老人不要再干了,要享享清福,可老人当面应下了,第二天却照干不误。为了更好地清运垃圾,提率,减少爬坡之苦,老两口还自掏腰包拿出3000多元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代替人力保洁车。
在2013年度“美丽白圩·清洁乡村”活动表彰会中,陆冠天夫妇被评为“十佳保洁员”,老两口的干劲更足了。一听说附近不足100户人口的陆永村白象庄、廖康庄保洁工作还没有专职保洁员,陆冠天夫妇立马来了精神,“要是没人愿意干的话,干脆就让我们去承包了!”
水泥村道如飘带般从村里穿过,两个黑瘦的中年汉子一手提着沉甸甸的塑料桶,一手拿着铁夹,在烈日下来回搜寻,每走几步就一低头,一弓腰,还不时用皱巴巴的袖子擦拭脸上豆大的汗珠。
这就是覃碧录、覃碧珍堂兄弟俩。每天,他们就是这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为大浪村周边的10个村屯“梳妆打扮”。
覃碧珍现年岁,四年前他和妻子一直在广东中山市打工谋生,做着保洁的工作。2010年,一个紧急电话把覃碧珍召回了家。
“这是我第三次摔断腿了,这个是我的三儿子卖了11袋稻谷才给买的轮椅……”一进覃碧珍家门,他岁老母亲就拍着轮椅热情地招呼我们,让大家坐下,喝粥。由于右大腿反复骨折,疼痛难忍,老人整日卧床动弹不得,吃饭、穿衣、擦身、便溺等都离不开人。直到近日身体稍为好转,老人才能坐在轮椅上。
自从辞职回家照顾母亲后,覃碧珍就一直待在家里,除了种着几亩田地,再没有其他收入。单靠妻子一人打工养家,全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今年5月1日,正当他感到日子难熬、急需挣钱养家的时候,突然听说村里要聘请保洁员却没人报名应聘。覃碧珍立马找到村支书,签下了这份工作,并拉上自己的堂哥覃碧录。
“‘清洁乡村’给了我一个挣钱养家的工作,更给了我一个尽孝的机会。”覃碧珍告诉保洁兄弟是这份工作,才让他有信心、有能力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还能在母亲面前尽孝。对此,他倍加珍惜,干起活来很卖力。
虽说干的是老本行,但乡村保洁毕竟跟大城市里干保洁不一样,要把大浪村委会周边的上中下浪、塘岭、塘本、古楼、拉黎、山河、古邪、鸡河等10个村屯路上的垃圾一一捡拾,每天就得上千次不断重复低头、弓腰的动作。大浪村村支书覃海滨告诉嘉定区保洁公司聘之初,大浪村委会里曾有村干部动了承包的念头,但仔细思量后还是放弃了。
“10个村屯捡拾下来,起码得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光是走路,每天都要走上10多公里。”覃海滨说,覃碧珍签下这份保洁工作后,最早是跟村里另一个人搭档,但搭档最终放弃了这份工作,覃碧珍这才找到堂兄覃碧录。从此,堂兄弟俩互帮互助,大包大揽了这份苦与累。
“每人每天捡拾的垃圾大概有五六百斤。”覃海滨告诉保洁兄弟弟俩每人每天收集、搬运的垃圾都能装满他们自家的手扶拖拉机斗厢,这些杂七杂八的垃圾基本要靠兄弟俩用钳子一一捡拾,刚开始的那些天,兄弟俩拿着铁夹子的右手都是红肿的铁印。
“每天凌晨5点多钟,他们就要出门扫地去了,我看他实在是太辛苦了,也就挣扎着起床,帮他煮些粥饭,帮着照看孙子。”老母亲心疼地告诉德清保洁子每天回到家,全身上下都是汗湿湿的,衣服裤子沾满了灰尘,到家后还要接着照顾她和两个小孙子,洗碗、洗衣,农忙时节还要抽空去忙田地里的那些活儿。
听了母亲的话,覃碧珍赶忙接过话茬,“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不为别的,只因为这是我们的家。”
“如果有一天,村里足够干净了,再也没有这么多乱丢的垃圾了,也不需要我们这些保洁员了,就算没了这份工作,我也心甘情愿。”覃碧珍不假思索呵呵地笑了,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情。 保洁兄弟盛 通讯员 石锡宁 韦东路 韦定伟 文/